新闻中心 机构动态 5.12十周年| 当我们在纪念汶川大地震时,我们在纪念什么(公益篇)
5.12十周年| 当我们在纪念汶川大地震时,我们在纪念什么(公益篇)
日期: 2018-05-29 来源: 戈友公益基金会


640.webp (35).jpg

在5月11日的夜话讨论中,徒步队员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,也认真聆听每一位分享者的述说。

640.webp (36).jpg

 刘文奎: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

刘文奎:5·12大地震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,对我也是。2008年是我到中国扶贫基金会第8年,该干的事、感兴趣的事都干完了,觉得该换地方了。地震一来,我看到灾害改变了一切,看到我们可以发挥大作用,职业热情又被激发,我觉得这件事可以做一辈子。

 地震对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影响一样很大。我们在2003年成立的紧急救援部,到2008年还只是送物资、安置灾民。随着5·12地震的教训,我们发现要专业。现在中国扶贫基金会有自己的中扶人道救援队,不仅在国内救灾,还参与尼泊尔、海地、厄瓜多尔等海外救灾,国际影响很正面。国内各个省我们都有人道救援网络救灾的伙伴,基金会提供资助和训练,三级以下的应急响应,我们支持当地伙伴第一时间冲到一线。

2008年至今,中国扶贫基金会从紧急救援向前延伸到防灾减灾教育、备灾,向后延伸到灾后安置、灾后重建,并联合壹基金等机构协调救灾机制,建立基金会救灾协调会,推动行业发展,全方位、全角度参与救灾。2016年和2017年,中国扶贫基金会参与了民政部组织的民间力量救灾的演练,在民政部救灾司指导下出版了社会力量参与救灾指南,这些努力也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的支持和认可。

但是面对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,无论是政府、社会组织还是企业,任何单一力量都不够。国家救援体系应该是什么样子?我认为,理想结构是所有主体形成整体,各自发挥不同作用。再强的专业力量,也不可能第一时间赶到任何灾区。当地民间力量不一定最专业,但往往能第一时间到达。  如果这个规律成立,我觉得未来的救灾体系是政府主导、经过专业训练的民间救援力量分散在各地,社区机构平时组织应急演练和防灾减灾教育,灾害来临时将损失降到最低。理想看起来很遥远,但我们今天做的都是理想的组成部分。

640.webp (37).jpg

 

彭艳妮: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

彭艳妮:2008年5月12号我在北京,地震时正开完会下楼,一点都没有感觉到,回来通过电视才知道灾难这么大。当时我在一家英国的机构,这10年在国内的机构,更加近距离地感受国内的公益。我和芦山地震联系更直接。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,我也在那段时间加入南都公益基金会,看到周末的秘书处微信群不停的有人讲话,有同事到办公室加班,给一线救灾的伙伴提供支持。从那时起,我对地震、对救灾有很直接的感受。

5·12地震对南都公益基金会影响非常大,直接促使它转变战略。南都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07年成立,那时主做流动儿童教育,5·12地震第二天,我们基金会创始人之一、理事长徐永光老师提出,公益组织应该联合行动,邀请好多公益组织到南都公益基金会,开会讨论公益组织联合救灾,我们拿出1000万的资金开展紧急工作。

公民参与救灾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,南都公益基金会就是支持民间公益组织成长。5·12地震是四川公益组织非常大的窗口期,大量公益组织成长起来。基于这点,南都公益基金会在2009年做出战略调整,从原来做流动儿童教育项目逐渐转向支持民间公益组织发展。

 对于防灾减灾教育,我想引用一句话:  如果你不是问题的解决者,你不参与解决问题,那你本身就已经成了问题的一部分。  在座很多人都是企业的领导,你们的企业有没有做过火灾疏散训练?如果没有,你可以安排企业做。我原来在的那家英国机构,每年至少做两次火警演练,每次都会掐表计算时间,所以我很清楚如果火警警报响了,应该怎么样逃生。不仅有逃生训练,还培训怎么灭火。我们要自己行动起来。 

640.webp (38).jpg

杭   宇: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

杭宇  2008年我还没有从事公益,但我是捐赠人,给中国扶贫基金会、中华慈善总会和中国红十字会等三家机构都捐了款。让我印象深刻的是,中国扶贫基金会立刻给我寄了一份奖状,捐款信息反馈很及时。通过5·12地震以及慈善捐赠,我慢慢接触到公益,直到2012年加入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(以下简称:福利基金会),从事公益。

5·12地震后福利基金会加大力度做公益,当时我们募了170多万善款捐给当地的慈善总会。芦山地震后,福利基金会正式开始参与救灾。那一年我们有十几个专项基金参与,其中一个基金的团队在地震后两小时内就进入了现场,再把信息通报给我们。当时我负责公布信息、对接资源、动员内部系统,福利基金会第一次仅救灾就筹到3000多万元,加上物资可以达到5000多万元,我们还按主管部门的要求,每天公示捐赠收入和支出的情况。此前,福利基金会从来没接收过这么大的(公众)捐款,官方网站一度崩溃。

参与芦山地震救灾对福利基金会改变很大,2014正式成立蓝豹救援队。我们对跟全国用蓝豹的队伍签订授权协议,他们再以蓝豹救援队的名字活动。至今,救灾仍是基金会主要的项目板块之一。

640.webp (39).jpg

马庆军:原中国国际救援队总队长  

马庆军  过去一周,北川社会组织救灾论坛除了理论探讨,全国的民间救援队还搞了一次“大比武”。通过这两项内容,可以对救援行业的现状有初步认识。我最近也在反思救援:前十年怎么回事,后十年怎么办?

5·12地震说是地域性问题,其实是全国性、全系统性的问题。每个人对安全都有需求,有需求就会形成市场,有职业就会形成行业。如今,救援已经成为一个行业,光北京的救援队就有300多支。往后要建立行业标准,培养人才。我们这代人只能往这方面做,为下一代打基础。

今年非常凑巧,大部委改革新设立应急救援部,民政部已经在培养应急救援员、建立应急救援五级标准,说明中央有共识,开始顶层设计,再“摸着石头过河”不行。  相信十年以后,这个行业绝不是今天这个层次。

  注:文字为戈友公益基金会整理,未经发言者确认。


截止5月29日12:00整,各支队伍共筹得善款计2158459.09元,

在腾讯公益平台和淘宝公益平台上共有705192人次参与募捐。

其中: 

玄奘之路老戈队:513696.11元;  

复旦大学管理学院:267455.74元;  

北大光华管理学院:255574元;  

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:201182.78元;  

长江商学院:43747.66元;  

国际公益学院:328689.36元;  

厦门大学管理学院:56600.02元;  

戈友基金会理事励行队:156795.81元;  

脚里学院理事队:127551.62元;  

除了以上队伍之外,还有很多以个人名义参与募捐活动的热心人士,

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和支持!